天泽云泰ASGCT公布VGR-R01治疗BCD的临床I/II期最新数据
发布时间:2024-05-10 08:45:56

2024年5月9日,上海天泽云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天泽云泰”)在巴尔的摩举行的第27届美国基因与细胞治疗学会(ASGCT)年会上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全球首次公布了治疗结晶样视网膜变性(BCD)的基因治疗产品VGR-R01的临床I/II期最新数据,充分展示了VGR-R01的优异疗效和安全性优势。

VGR-R01是全球首个获得临床批件的针对BCD的治疗产品。临床数据显示,视网膜下注射VGR-R01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视力或增强昏暗环境下的功能性视力,达到矫正视力损害或保护残余视觉功能的积极效果,有望让BCD不再无药可治。

报告细节:

61385bbe79a0c383dc920ba448f2d1e

具体数据:

视力改善截至20243月,该研究中低、中、高剂量组患者分别随访6-9个月时,目标眼BCVA与基线相比分别改善了0.2670.4220.547 logMAR(相当于分别提高132127ETDRS字母)。66.7%8/12的受试者目标BCVA有显著改善,即降低≥0.3 logMAR(相当于提高15ETDRS字母)。其中4例受试者(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2例)基线时无法看清视力表上的字母,即BCVA是指数(CF, 1.9 logMAR)或手动(HM, 2.3 logMAR),均在术后显著提高(最多能识别40个字母)。

功能性视力改善:低、中、高剂量组中目标眼MLMT评分平均变化约1-2分。41.7%5/12的受试者有显著改善(提高≥2分),提示在昏暗环境下功能视力有显著获益。

安全性数据显示VGR-R01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。无剂量限制性毒性和与药物相关的SAE发生;4例受试者有眼部炎症,经研究者评估可能与VGR-R01相关,严重程度均为1-2级,治疗后未影响BCVA的改善。


关于结晶样视网膜变性

结晶样视网膜变性(Bietti crystalline dystrophy,BCD)又称Bietti结晶样视网膜病变,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进展性视网膜变性疾病。BCD致病基因是位于4q35的CYP4V2,编码一种与脂肪代谢相关的蛋白酶。在世界范围内BCD均有分布,但在中国、日本和韩国人群中更为普遍。大多数BCD患者于20-40岁发病,出现夜盲和视力下降等症状,在50-60岁发展为法定盲人。基于临床特征和基因检测鉴定CYP4V2中的双等位基因致病变异,BCD可被确诊,然而仍缺乏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。


关于VGR-R01

VGR-R01是针对CYP4V2基因突变导致的BCD患者的基因治疗产品。CYP4V2蛋白为P450酶家族成员,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(RPE)中高度表达,具有脂肪酸羟化酶活性,与脂肪代谢相关。VGR-R01的作用原理是一种基因替代疗法。

VGR-R01通过视网膜下腔注射给药后,AAV衣壳蛋白介导RPE细胞的转导,将VGR-R01基因表达盒递送至细胞核。VGR-R01表达盒以游离DNA的形式存在,在RPE细胞表达CYP4V2蛋白,以重建细胞的脂肪酸羟化酶活性。VGR-R01通过纠正患者视网膜内的脂肪酸代谢障碍,以期达到预防或改善RPE细胞、感光细胞及脉络膜的结构和/或功能损伤,并实现纠正视力损伤、保护残存视功能、或延缓视力恶化的临床效果。

VGR-R01作用机制

图 VGR-R01作用机制图示